摘自杭州厂房网: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建设以来,东山街道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厌倦畏难情绪,以“三心”为动力,从细微处做起,从重点难点抓起,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长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
街道负责人表示,创城工作已开展4年,目前沉淀下来的问题,要解决,难度都不小。因此,首先要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信心。东山街道利用和谐社区大讲堂、社区党员生活报、社区宣传栏、发放明白纸、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十佳最美社区草根人物”评选、“我为创城献一计”、“金点子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创城意义,用身边的先模人物事迹以及公民道德知识,倡导文明,弘扬四德。同时,街道清风诗社组织部分社员围绕创城内容,创作了《道德讲堂之歌》、《社区之歌》、《邻里之歌》等歌曲,在辖区内广泛传唱,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街道为了确保创城基础资料不出问题,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每周到9个社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规定整改期限,进行验收检查。对整改不到位的,严格责任追究。
由于东山街道地处老城区,垃圾死角和乱堆乱放问题突出。对于垃圾死角问题,街道协调多方力量,组织车辆集中清运。
进德社区98号楼地下室,被一位失聪残疾人多年拾来的废品填满,由于与当事人沟通困难,垃圾越积越多。街道班子成员和社区主任靠在一线做工作,盲哑学校老师做翻译,用三天时间,清理出23车垃圾,还给居民一个清洁的环境。
乱堆乱放则是老城区的顽疾痼疾,“我们堵疏结合,一是尽量不再出现新的堆放,二是在晚报刊登广告,分片限时由办事处租车协助居民清运。对生活需要不能清走的,由居委会牵头开设阳光议事堂,由居民提出规范堆放的方法,居委会提供遮盖工具。”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已开展一段时间,虽有难度,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边整边改,争取早见成效。”
在街巷保洁的持久战中,街道定下三条硬规定:班子成员带队到社区督导环境每周不少于3次,每月集中大扫除不少于2次,每月召开1次环境综合点评会。今年以来,这三条规定始终坚持落实,收效明显。街道组织卫生监督员将辖区的卫生死角随机拍摄下来,制成环境纪实片,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和保洁员统一观看,同时邀请有关单位现场点评,自曝家丑,自我加压。正是这些硬规定的及时落实,保证了工作标准一以贯之,不漏项,不走样。
对环卫工人,街道采取多种措施关心爱护。今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