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杭州厂房网: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
政府不笨,设立如此多的新区,虽然遭受土地城镇化、人口没有城镇化的指责,但好处更多。
设立新区大多在城郊,可以扩张城市范围,更妙的是拆迁成本较低。省会城市老市区拆迁成本有可能每平方米上万,在一线城市最高已经达到4万元以上,而在城郊接合部征地,成本可称天壤之别。城郊接合部成本上升,则是近几年拆迁安置办法改变之后的事。
成本过低,所以求大的冲动很强。在中国入世后,一些外贸与物流的集散地痛感当初开发区太小,想扩展规模,但边上已建起配套设施,想拆也拆不动。2003年开始经过整顿,到2006年全国各类开发区减少了七成。而现在,一些城市的新区与老城区面积相等,这下,总不怕面积不够大了吧。
设立新区还有一个好处,在一张白纸上容易画出好画。如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与浦东之成功,如现在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