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杭州厂房网:浙江义乌国际贸易特区小商品城铺位租金的“畸高”,令处于金字塔尖端部位的“大房东”开始警觉。中秋来临之前,大房东中国义乌小商品集团股份公司忍不住借中秋节问候函“劝诫”经营户或者链上租户降低租金。
“近年来,义乌市场的繁荣,使得商位价值不断凸显,少数人满足于做房东、收租金,失去了当初创业的义无反顾,舍弃了祖辈引以为豪的‘鸡毛换糖’精神。”9月12日,义乌小商品城商户金女士电话里向记者读完了这封信后,她说,“三年时间,我们商铺的经营权涨了起码三倍以上。”
这一函件,引得辖区内多方追究。实际上,这一环的迅速膨胀,除了当地丰裕的民间资本累积外,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入一边催化扩大经营生产,而无可避免地涌入炒作领域,也成了租金畸高的催化剂。
“唇亡则齿寒!”商城集团(股票名称“小商品城”,SH.600415)以此来警示时下这种铺位经营权畸高的格局,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即将来临时刻,给经营户发放了一封信称,“试问,当市场竞争力不再,您的‘摊主’还能当多久?”
这封信同时在商城集团的官网上予以公示。但在经营户的眼里,商城集团是层级金字塔尖上最大的“房东”。
义乌民间资金最感兴趣的投资项目便是店铺炒作,而非房地产领域。而当地政府也随之营造了一个资金从场外到场内的“孵化链条”。
数十年来,义乌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义乌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但经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