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杭州厂房 姑苏区留园街道仁安社区乐将武桥地区有一条长不足100米、宽不足2米的巷子,这条巷子从来没有装过路灯,巷子两边的居民多年来一直摸黑出门。昨天,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将其纳入首批“萤火虫计划”内,决定在巷子里安装3套路灯。
所谓“萤火虫计划”,就是像萤火虫般为城市中缺少公共照明的零星区域送去光明。从今年7月起到2016年5月,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城市照明管理处将利用三年时间,在姑苏区范围内对城市公共照明全面进行“拾遗补缺”,主要针对街巷、无物业系统管理的新村小区、公共小游园、广场等涉及到居民生活、活动并具备安装路灯施工条件的零星区域,解决没有路灯或者缺少路灯的问题,为市民夜间活动及出行提供保障。其中,城中村、无地队等地区如有大范围无路灯的状况,将配合政府改造计划统一实施。
目前,城北、双塔、留园等三个街道被纳入首批试点街道,经过前期的摸底排查,除乐将武桥地区外,醋库巷10号、叶家弄等10处地方需要安装路灯。之后,根据试点情况,姑苏区住建市容局每年将选择3~4个街道对实施范围内缺少路灯区域进行摸底排查,在梳理、汇总后由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现场查勘,确定解决方案,期望在三年内解决市民夜间摸黑出行的难题。
为公共照明“拾遗补缺”一直是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的宗旨,2011年,该处为53处无灯、少灯地区装灯254套;2012年80处装灯318套。该处处长潘峰介绍,“萤火虫计划”和之前“拾遗补缺”的路灯一样,采用的均是一些主次干道等更换下来的路灯,“这些路灯原来安装在大马路上亮度和照度可能有些欠缺,但在小街小巷照亮市民出行道路绰绰有余。”
更多资讯,请关注杭州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