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杭州厂房网:国务院在7月5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个被业界称作“金十条”的《意见》在第十条提出,“认真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名单制管理,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在此“声音”下,资金压力巨大的房企未来融资难度可能随之加大。
“金十条”开宗明义,说明了《意见》的出台目的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此,陕西协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宏指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不是信贷的去地产化,而是推动地产的去投资化,遏制在供给过剩城市,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同时有效刺激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宅的建设,满足居民首套房和合理的消费升级需求。流动性紧张会逐步推高房企的融资成本,但行业的这种去杠杆是逐渐和良性的”。
由于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极大,大部分房企每年从金融机构贷入的资金少则十几亿,多则几十上百亿,这给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而数据统计,截至6月下旬,包括万科、恒大、富力、华润等在内的10大标杆房企融资已近550亿元。但是,在融资风险已经抬头的现实之下,海外资金和经验就显得尤为可贵,据了解,几家举足轻重的大型房企今年纷纷实现或开展了借壳香港上市的动作,如万科通过南联地产、万达通过恒力商业地产、绿地通过盛高置地。
六月下旬持续的钱荒,引起了一系列风波,这其中对房地产行业影响不容小视,但对金融机构而言,短期内实质性的影响还没有,记者咨询了多家金融机构,均表示短期内不会对银行的房地产业务信贷政策产生影响。三丰地产策划经理姚茜就认为,政府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受控的是正规融资渠道,房地产融资渠道现在日渐多元化,操作模式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据我的了解,很多商业银行还是很积极的,愿意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开发商品房项目的房企做贷款。”
中信银行上海某支行一位信贷科人士日前表示,目前行内并没有接到房地产贷款策略调整的具体通知,并认为政策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就像西安荣华企业集团副总经理龙毅涛所说的,调控政策引导了这么一种趋势,“它使得房地产企业认识到仅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已不能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企业要发展必须多元化融资,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