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杭州厂房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高达2.5亿吨。大量生活垃圾在给城市环境和发展造成很大压力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变废为宝的相关开发也因而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城市垃圾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发电3种方式。相比之下,焚烧发电无害、减量和资源化优势突出,因而成为土地及能源相对紧张国家的首选。在西欧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基本通过焚烧方式处理。在我国,从垃圾填埋转向焚烧发电,也逐渐代表了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这将给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较快,2011年焚烧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33倍,达到9.4万吨/日。到去年底,内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达142座、总处理规模12.4万吨、总装机约2600MW。”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焚烧是必须的,但怎么烧认识还很不一致。”徐海云一语道出我国现今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现状。
我国垃圾发电起步较晚,最早的垃圾发电厂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