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杭州厂房网:城镇化一定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形成不了人员的集聚,没有人员的集聚就不会形成城镇化。但是,各地情况是不同的,一个地区如果能形成产业化,一定要具备一些条件,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的条件去研究如何形成产业集聚和发展城镇化的问题。
规划先行,产业引导,公共服务,人口集聚,这16个字是我们对城镇化的思考。一定要有规划,一定要形成区域优先发展的产业,一定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起来,一定要通过这一轮的集聚,形成人口的集聚,这是我们的工作原则。
农村工作,要做出形象,做出亮点,做出可持续,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去发展农业,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和城乡关系,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把产业发展起来,用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用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以城带乡,去带动农村发展,去示范农村发展,通过工农互动,从一次产业转化为二次产业,从二次产业又去重新审视和支持一次产业发展。城乡一体,逐步解决城乡差别化,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城乡人口的保障和流动性。
按照东港“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一城两港三区三带”的发展战略(一城:中心城区;两港:大东港和海洋红港;三区:东港、前阳、孤山3个经济区;三带:南部沿海特色产业带、中部城镇经济带、北部高效农业带),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速人口与产业集聚,提升城乡一体化集约开发水平。我们要重点打造两个集聚区,同时不丢掉传统的农业和渔业,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去培育设施农业,去组织经纪人队伍,去带动农民,用工业的方法,用生产产品的方法去生产农产品。做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要通过用科技去支撑产业发展,树立品牌,扩大影响;通过龙头的牵引,实现工厂化、设施化,培育家庭农场,做好订单农业。同时,我们在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地上下大功夫。东港城区全域实现集中供热,我们原定5年,3年就全部完成。投入六七个亿,<